java学习路线

建议java学习路线如下:

第一阶段: Java 基础。

第二阶段:数据库。

第三阶段: Java Web。

第四阶段:主流框架。

第五阶段:服务器中间件。

第六阶段: 微服务和分布式。

第七阶段 练手项目。

下面简单给大家这几个阶段主要学习的内容:

第一阶段: Java 基础

最开始要学习的是 Java 基础,学习了这部分,就会对 Java 语言有一个初步的了解。

这部分主要学习的内容有:基本程序结构,类与对象,接口,泛型,反射,集合,异常与调试, Java 网络编程, Java I/O和多线程。

第二阶段:数据库

MySQL 和 Oracle 都是广受企业欢迎的数据库,其中 MySQL 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开源关系数据库,对于新手或者校招的小伙伴,我们目前只学习 MySQL 就可以了。

这部分主要学习的内容有:数据库的CRUD操作、JDBC API、数据库特性和数据库连接池。

其中,数据库连接池是为了避免频繁地创建和销毁 JDBC 连接,常见连接池包括 C3P0,Druid 和 HikariCP,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是HikariCP。

第三阶段: Java Web

学习 Java Web,我们不仅需要掌握后端 Java 技术,还需要学习些前端知识。

前端有三大基础技术 Html、CSS和 Java Script,初学的话,学习这些就可以了。如果想做出更好的交互式效果, 可以再 学习Vue和React等前端技术。

后端 Java 技术包括 Servlet、Filter、Listener、Session、Cookie、JSP、EL 表达式和 JSTL 等。

其中,像 JSP 这样比较老的技术,目前在各大互联网公司基本不再使用,已经被 Freemark、Thymeleaf 这样的模板引擎所替代,我们只需要了解基本使用即可。

第四阶段:主流框架

这部分我们要学习的主流框架主要有 Spring、Spring MVC 和 MyBatis,俗称 SSM 框架。

曾经的 SSH 框架,即 Struts2、Spring、Hibernate 框架,已经逐渐被 SSM 替代,现在可以不用再学 Struts2 和 Hibernate 框架了。

学习这些框架之前,我们先来学习项目管理利器Maven和Git。

Maven:

Maven 是一个项目管理工具,它基于项目对象模型(POM)的概念,它可以管理项目的构建、报告和文档。

Maven 本质就是一个巨大的 jar 包资源库,使用 Maven 构建项目,只需在项目的 pom.xml 中配置相关依赖后,就可以直接从远程仓库同步到本地,再也不用满世界搜索下载 jar 包了,省了很多查找和下载的烦恼。

Git:

Git 是一个开源的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统,最大作用就是对文件进行版本管理,方便在不同版本进行切换修改,还可以很方便的协作开发。

GitHub 是基于 Git 的代码库托管站,学会了 Git ,我们就能愉快地上 Github 交友了。

喜欢文字版的小伙伴,推荐看廖雪峰的 Git 教程,很浅显易懂

方便查阅的 Git 中文手册:Git - Book

SSM框架:

Spring 是一个轻量级的 Java 开发框架,现在已经是最受欢迎的企业级 Java 应用程序开发框架。

Spring 框架的核心特性是依赖注入(DI)与面向切面编程(AOP),Spring 框架的组成结构图如下所示:

Spring MVC 是一个基于MVC架构,用来简化web应用程序开发的框架,它是 Spring 的一部分,SpringMVC 已经成为目前最主流的 MVC 框架之一。

MyBatis 是一款优秀的持久层框架,它支持自定义 SQL、存储过程以及高级映射。

在使用传统JDBC时,往往需要写很多JDBC代码,需要自己写SQL语句以及自己装配参数,然后自己对结果集进行封装处理。

而Mybatis则帮我们简化了以上功能,只需要一些配置文件(xml)或是注解即可完成对数据库的查询以及结果的映射封装。

学习SSM框架,推荐使用一整套课程进行学习,会有更好的连贯性,而且还会学习整合SSM框架。

整合SSM框架还是比较繁琐的,库森之前学习时就整合了一天,时间紧张的小伙伴可以不用在整合这里花费时间,因为这种整合方式目前也不在流行了,现在直接使用更强大的利器Spring Boot就可以了。

Spring Boot:

Spring Boot 采用约定大约配置的方式,大量的减少了配置文件的使用,从而使开发人员不再需要定义样板化的配置。

那要不要跳过了 SSM 直接去学习 Spring Boot呢?

如果只是为了使用 Spring Boot,当然可以跳过,毕竟 SSM 配置太繁琐了。

如果想深入学习,尤其是找 Java 开发的工作,面试中会出现很多 Spring 的底层问题,因此还是要学习 SSM 的,如果跳过了不利于学习原理。

第五阶段:服务器中间件

学完上面的内容,我们已经具备实际项目的开发能力了,但是要解决些复杂的业务场景,我们还要学习Redis、MQ、Elasticsearch这些中间件。

Redis:

Redis 是一个 key-value 存储系统,是跨平台的非关系型数据库,可用作数据库,高速缓存和消息队列代理。

Redis作为当下主流的缓存技术,已经成为互联网企业的不二首选。

Redis 设计与实现在线版:Redis 设计与实现 — Redis 设计与实现

查询Redis命令的中文网站:Redis中文教程

MQ:

MQ(Message Queue)是一种跨进程的通信机制,用于传递消息。通俗点说,就是一个先进先出的数据结构。MQ有三大主要作用分别为解耦、异步、削峰/限流。

Elasticsearch:

全文搜索属于最常见的需求,开源的 Elasticsearch是目前全文搜索引擎的首选。

它可以快速地储存、搜索和分析海量数据。维基百科、Stack Overflow、Github 都采用它。

Elasticsearch的底层是开源库 Lucene。但是,必须自己写代码去调用Lucene的接口。Elastic 是 Lucene 的封装,提供了 REST API 的操作接口,开箱即用。

对于实习和校招的小伙伴来讲,学好前五阶段的技术知识,再深入学习个技术点就可以了,如果还有时间和精力的小伙伴,可以学习微服务和分布式的内容。

第六阶段: 微服务和分布式

Spring Cloud

Spring Cloud 是一套完整的微服务解决方案,基于 Spring Boot框架。

准确的说,Spring Cloud 是一系列框架的有序集合,它利用 Spring Boot 的开发便利性简化了分布式系统的开发,比如服务发现、服务网关、服务路由、链路追踪等。

Dubbo:

值得一提的是,还有阿里开源Dubbo,Dubbo一个高性能优秀的服务框架。简单地说,Dubbo是一个基于Spring的RPC(远程过程调用)框架,能够实现服务的远程调用、服务的治理。

ZooKeeper:

ZooKeeper是一个高可用的分布式管理与协调框架,基于ZAB算法(原子消息广播协议)的实现。该框架能够保证分布式环境中数据的一致性,使得ZooKeeper成为了解决分布式一致性问题的利器。